一、基本信息 |
院所名称 | 包头冶金建筑研究院 | ||
所属领域 | 冶金 | ||
地址 | 包头市昆区团结大街53号包头冶金建筑研究院 | ||
联系方式 | 0472-2123334 |
二、院所简介 展开 | |||
包头冶金建筑研究院成立于1960年,原名包钢冶金建筑研究所,后更名为冶金工业部包头冶金建筑研究所,直属冶金部领导,在2000年国家经贸委所属242个科研院所首批改制中,成建制进入包钢(集团)公司,属子公司。 本单位主要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科学研究,属建筑行业,主营业务包括工业与民用建筑设计与研究、工程监理、建筑结构可靠性检测鉴定、结构研究、建筑材料监督检验、新型建筑材料及技术研究与应用、工业与民用建筑防水防腐材料研究及工程施工等。 在建筑行业内除开展常规工业与民用建筑设计、检测、施工外,还进行新型建筑技术和材料的开发研制及推广应用,属于应用研究类科研单位。建院四十年来,我院重点为冶金建设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时刻了解和掌握行业新技术和新信息,努力提高自身的科研创新能力,不断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集科研、工程、产品、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型经济实体。 目前,院内设有建筑材料研究室,主要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材料监督检验,具有土建一级实验室资质;建筑结构设计研究室,主要从事建筑物结构可靠性鉴定,具有土建一级实验室资质;建筑施工工艺研究室,主要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设计,具有乙级设计资质;技术情报研究室,主要从事国内外新技术、新产品的情报调研和收集;防水防腐研究室,主要从事防水防腐产品销售、工程施工和技术服务;新产品开发研究室,从事新型建筑材料开发研究,主要包括防水防腐材料、砼外加剂产品、冶金工业用耐火材料、冶金渣废物利用产品和技术、建筑用新型墙体材料、保温材料等产品技术的开发研制;中试厂,配合新研室进行新产品和技术的推广应用。另外,我院于2006年注册成立了“包头冶金建筑研究防水防腐特种工程有限公司”,具备二级施工资质,属内蒙地区首家获得此资质的施工单位,为今后本院新产品的推广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
|||
三、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等简介 展开 | |||
四、科技成果简介(包含成果名称,成果简介,所属行业等) 展开 | |||
1、2010年度成果名称:《高炉重矿渣商品混凝土试验研究》 (属于建筑材料)成果简介: 本项目研究历时20个月,按照项目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完成研究工作。 本项目技术是全部利用包钢高炉重矿渣制备商品混凝土用粗骨料,建立了与该粗骨料相配套的C15至C50强度等级的商品混凝土配合比和相应的全面的性能指标数据库,以及重矿渣混凝土生产与施工工艺。其技术成果因包钢重矿渣特性而与其它钢厂重矿渣利用同类技术有较大差别,因此,项目成果为本单位自主知识产权。同时解决了因重矿渣骨料的表面粗糙、吸水率较普通骨料略大,拌合物的和易性差,有泌水现象,这对重矿渣混凝土的性能影响很大,是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由于影响的因素有多个,通过单因素逐个调整的方法,对砂率、外加剂的种类及掺量,粉煤灰的掺量逐一解决,确定出合理的附加水量。水胶比需提高0.01~0.05,才能达到重矿渣混凝土拌合物初始塌落度大于180mm,90分钟后塌落度保持大于120mm。保证商品重矿渣混凝土的施工要求。 2、2010年度成果名称:喷涂聚脲耐磨钢管 (属于防水防腐材料)成果简介: a、钢管喷涂制作工艺吸取了“离心铸造法”的工作原理,经技术改进后应用于管道内壁喷涂工艺 中,保证了喷涂层工艺质量。聚脲抗磨层具有突出的抗磨性能和优异的防化学介质腐蚀性能、抗 冲击性能和耐高低温交变性能,使得聚脲复合钢管具有广泛的介质输送适用范围和较长的产品使 用寿命。聚脲复合钢管性能满足:(1)弹性体与钢附着力大于等于8.0 MPa,剥离强度大于等于 6KN/m。(2)负压模拟试验(150℃,-0.095 MPa,30min),聚脲弹性体层无剥离、鼓泡、开裂等 损坏现象。(3)耐冷热老化性能(-30℃~100℃循环25次),附着力保持率大于等于95%,剥离 强度保持率大于等于95%。 b、根据不同管径大小和涂层厚度,取得了相应的喷涂工艺参数,包括喷枪在管道内喷涂行进速度 和管道旋转速度和喷枪出料量等。在抗磨管道制作技术中,可根据管径、涂层厚度给生产设备设 定相应的工艺参数,通过集控操作箱完成抗磨管道内壁喷涂制作。取得的喷涂设备系统指标 :(1)可完成管径Φ100mm~Φ1000mm,单根管最长12m的钢管内壁喷涂作业。(2)完成喷涂 工艺各项工艺参数的测定,为不同管径、管长、涂层厚度要求的复合钢管批量生产提供相应各项 工艺参数支持。 3、2011年度成果名称:内壁喷涂聚脲弹性体抗磨钢管研制 (属于防水防腐材料)成果简介: 完成了抗磨聚脲弹性体材料研制,包括芳香族异氰酸酯半预聚物合成,即聚脲A组份制备和聚脲B组份制备;管道内壁喷涂聚脲设备系统及工艺研究;不同管径的钢管内喷涂层厚度与喷涂设备系统各工作技术参数的测定;压力喷涂系统的设备配置及工作参数确定。其技术指标和参数达到:(1)聚脲弹性体抗磨材料技术性能满足化工行业标准《喷涂聚脲防护材料》(HG/T3831—2006)要求。胶凝时间例外。(2)喷涂设备系统指标要求:a、可完成管径Φ100mm~Φ1000mm,单根管最长12m的钢管内壁喷涂作业。b、完成喷涂工艺各项工艺参数的测定,为不同管径、管长、涂层厚度要求的复合钢管批量生产提供相应各项工艺参数支持。c、内壁抗磨喷涂层连续均匀无空鼓起泡,表面平滑。(3)新研制的内壁喷涂聚脲弹性体抗磨钢管,其抗磨抗冲击性能是传统材料的5-10倍。 4、2011年成果名称:抗磨型聚脲弹性体研制(属于防水防腐材料)成果简介: 主要研究各组份优化选择及配伍、复配工艺条件和方法。A、B组份喷涂制得聚脲弹性体力学、耐磨性能研究。通过优选B组份原材料品种、配比、测试制得的聚脲弹性体材料的力学性能、耐磨性能。确定力学性能、耐磨性能满足指标要求条件下的A、B组份原材料组成及配比。主要指标要求:弹性体材料性能达到:拉伸强度≥10MPa;断裂延伸率≥150%;附着力:与钢≥4.5 MPa,与砼≥2.0MPa;撕裂强度≥40KN/m;耐磨性(750g/500r)≤10mg;耐腐蚀性(10%的H2SO4,HCl、NaCl)30d无锈蚀,不起泡、不脱落。 5、 2012年度成果名称:利用包钢冶金渣制备道路沥青混凝土骨料技术 (公路工程材料)成果简介: 本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是用包钢热闷钢渣全部替代青石作为粗集料,加入适量天然砂、矿粉和少量沥青,研制钢渣道路沥青混凝土。课题旨在研究包钢热闷钢渣用作道路面层材料和钢渣集料配制道路沥青混凝土的可行性,通过探索掌握包钢钢渣道路沥青混凝土的研制技术,以及其对道路沥青混凝土技术指标和使用性能的影响,为地方道路建设中应用钢渣道路沥青混凝土提供技术依据,为钢渣的综合利用及形成高附加值产品的产业链开拓一条新途径。该技术的核心在于保持原有普通青石石油沥青混凝土油石比不增加的基础上,利用包钢热闷钢渣做沥青混合料的粗骨料成功研制道路沥青混凝土,达到一级公路标准要求。该技术的创新点是利用包钢炼钢产生的固体废弃物钢渣经热闷工艺处理后生成的热闷钢渣做道路沥青混凝土面层集料,替代不可再生的天然石料,减少资源开采。能大量利用冶金固废的堆存占地,污染环境等问题,是一项具有一定经济效益和重大社会效益的项目。 6、2013年度成果名称:包钢矿渣微粉在水泥中掺量与放射性剂量关系研究 (建筑材料) 成果简介:矿渣微粉是废渣生态资源化的胶凝材料。用矿渣微粉作为水泥的掺合料,可降低水泥成本,使水泥的多向性能得到极大的改善和提高。但是工业废渣的放射性比活度较高,应用在民用建筑中,对居民的健康存在潜在的危害。本课题是研究矿渣微粉在水泥中的掺量限制。研究矿渣微粉在水泥中掺量与放射性剂量的关系,根据GB6566-2010《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标准中放射性限制的要求,在保证放射性不超标时,确定矿渣微粉在水泥中的最大掺量。为生产单位提供其矿渣微粉在水泥中的最大掺量提供可靠的依据。 7、2014年度成果名称:用包钢高炉矿渣微粉配制32.5复合水泥和42.5普硅水泥的研制 (建筑材料)成果简介: 本课题采用水泥熟料、石膏、包钢高炉矿渣微粉(高炉水淬渣)、粉煤灰四种原料配制32.5复合硅酸盐水泥和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利用高炉矿渣和粉煤灰做为活性混合材,若将这两种活性材料同时掺入到水泥中,不仅可以减少水泥熟料的加入量,提高水泥的强度,而且混合材性能上的互补,使水泥水化时产生“叠加和超叠加效应”,水泥的性能和品质指标都有很大的提高,在提高和易性的同时可以降低水化热。使强度和各项指标都能得到更好的发挥,并且充分利用了包钢冶金固体废弃物,解决环境污染及堆存占地问题。
|
|||
五、产学研情况 展开 | |||
2008年与包钢选矿厂合作承担完成了包钢(集团)公司《喷涂聚脲弹性体与选矿车间钢平台防腐技术研究应用》项目,获得86万元资金支持。项目完成并获得包钢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9-2010年与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燃气厂合作承担包钢(集团)公司《煤气管道泄漏不动火带压堵漏技术研究》项目,获得75万资金支持。项目完成; 2010年与包钢西创冶金渣综合利用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合作承担包钢(集团)公司《包钢重矿渣混凝土的研发及应用》项目,得到33.8万元的项目经费。项目完成并获得包钢科技进步三等奖。2012年根据上级公司的要求,成立了“工业渣综合利用研发中心”,与相关单位合作完成了6项冶金固废综合利用方面的项目,目前处于推广应用阶段,同时与内大、北京工学院等相关院校多次进行技术交流,以寻求相关方面的有发展前景的高精尖技术,并多方位地参加各种技术交流会等专项技术学习及培训等,提高技术认知,并拓展技术思维,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条件和奠定基础。 |
专家介绍 | ||||||
姓名 | 董旭荣 | 职称 | 助理工程师 | 研究方向 | 冶金固废综合利用、防水防腐 | 查看详细 |
姓名 | 郝思佳 | 职称 | 助理工程师 | 研究方向 | 冶金固废综合利用、防水防腐 | 查看详细 |
姓名 | 温浩 | 职称 | 助理工程师 | 研究方向 | 冶金固废综合利用、防水防腐 | 查看详细 |
姓名 | 张浩 | 职称 | 助理工程师 | 研究方向 | 冶金固废综合利用、防水防腐 | 查看详细 |
姓名 | 王爱红 | 职称 | 助理工程师 | 研究方向 | 冶金固废综合利用、耐火材料 | 查看详细 |
姓名 | 谭仝奎 | 职称 | 高级工程师 | 研究方向 | 冶金固废综合利用、防水防腐 | 查看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