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所属单位: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项目名称:
专用型钯碳催化剂
项目基本信息
联系人姓名:
宋卫国
职务:
研究员
联系电话:
13521940142
邮箱:
wsong@iccas.ac.cn
所属行业基本信息
项目所处行业现状、规模、行业未来3年左右的增长潜力和预计增长速度。
本项目属于生物医药行与精细化工行业。钯碳催化剂用于生物医药和精细化工行业的合成制备,是许多重要医药和化学品生产工艺的不可替代的关键催化剂。目前国内钯碳催化剂市场规模越100亿元,随着我国生物医药行业的增长,预计对钯碳催化剂的需求将保持较快增长。
核心技术
项目核心技术概述。
针对特定生物医药产品合成中需要钯碳催化剂的步骤,提供专用型钯碳催化剂
项目技术的独创性、先进性及创新点。
科研方面依托化学所基础研究优势,通过纳米结构材料程序化组装基础研究成果,采用程序化组装方法,能够实现钯组分的含量、颗粒大小、化学状态、分散度和空间分布等关键指标的全面控制,针对特定反应开发出多种高性能专用型钯碳催化剂。
知识产权
已获得知识产权情况,包括已获得的数量、名称、类型等。
授权中国发明专利两项。
未申报的知识产权,即该项技术未来可能获得的知识产权情况,包括类型、数量等。
催化剂制备技术和催化反应工艺,可望申请中国发明专利2-3项。
三年内研究开发内容计划
未来2-3年内项目技术研究开发要做的工作及预期达到的效果。
1、 针对3-4个生物医药目标产品的关键反应步骤,实验室开发专用型钯碳催化剂的制备工艺和反应工艺。
2、 专用型钯碳催化剂制备工艺的放大、中试和生产,达到20公斤/天的中试规模和200公斤/天的生产规模。
3、 推广催化剂产品,拓展用户群。
团队介绍
项目团队人数及核心技术人员简介。
项目团队12人,其中博士学位2人,硕士学位2人,博士研究生8人。
团队负责人宋卫国,中科院化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纳米科学重大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长期从事纳米结构材料的制备和催化/吸附研究。
基本财务状况
过去2年项目研究开发经费投入情况:
科技部、基金委、中科院相关经费合计约300万元。
未来3年项目研发生产投入情况及收入、净利润等主要科目的财务预测:
需要根据后续用户的技术需求,发展特定专用催化剂,因此需要维持一个依托于化学所的5-6人研发技术团队,未来三年需要投入研发经费300万元。中试生产产品销售可望达到6吨,收入9000万元,净利润3000万元。
融资信息
项目所需投资额、融资用途,估值情况及其他投资条款要求。
从目前客户需求判断,现有两家客户的两种催化剂在试用,如果专用型钯碳催化剂试用效果好,需要及时开展中试生产,以保证首批用户的需求,需要租用中试场地、聘请技术人员,购买载体、氯化钯等原料,购置搅拌釜、烘箱、过滤器、封装设备等中试设备需要资金约200万元,实现20公斤/日的生产能力,并维持500公斤的库存,满足初期产品销售,总计需要投入资金约1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