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信息 |
标题 | 湿地保护与修复技术 | 单位 | 北京大学 |
电话 | 0472-3651870 | 行业类别 | 农业 |
二、内容信息 | |||
湿地保护与修复技术
湿地被喻为“地球之肾”,是地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湿地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直接关系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但目前我国湿地退化与破坏形势极其严峻,已经到了危害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地步。对湿地保护与修复相关的理论技术、政策法规、规划管理等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已刻不容缓。由于湿地综合了土壤、植物、微生物、水体、化学物质等多种复杂成分和过程,对湿地的认知、保护和利用涉及物理、化学、生态学、地球生物学、水力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原理和方法,需要多学科的综合交叉和系统协调。 北京大学是全国学科门类最齐全的大学,在国家林业局的批准下,成立了“国家湿地保护与修复技术中心”,中心依托北京大学工学院,联合北京大学相关院系,广泛联系国内外一流的产学研科技资源,逐步形成系统研究湿地保护、修复和可持续利用的跨部门、跨学科、跨区域综合统一的科学技术研究发展平台,在湿地保护、修复重建与可持续利用相关的科学理论、工程技术等领域取得多项重大科技成果,并应用到北京大学绿色校园、汉江流域修复、汾河治理等实际工程中,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微藻提取培养技术
微藻是一种光合作用效率极高的微生物。微藻能高效利用太阳能和捕获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同时具有油脂含量高、生长周期短、产量高等优点,被认为是一种最有前途的生物柴油可再生资源。此外,微藻还含有人类所必需的蛋白质和高活性蛋白质(如藻蓝蛋白、藻糖蛋白)、藻多糖、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类胡萝卜素(包括虾青素)以及其它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开发和利用微藻将是解决人类能源和食品资源以及研发新药物的重要途径之一。 工学院在藻种选育和基因构建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天然环境如泥土、树林、石墙、淡水与海水等处进行不同藻种采取,并通过藻种选育或基因工程构建,以及油脂合成的代谢调控等方法策略提高微藻细胞油脂含量。同时,提出了利用独特异养方式规模化高密度培养微藻以生产生物能源和其它高附加值产物的技术路线,微藻可在密闭的生物反应器内及可控的条件下生长、合成所需产物,并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目前这类生物反应器最大可以做到600吨,培养周期依藻的种类不同而存在差异,最快的36小时就是一个培养周期。 |
|||
三、附件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