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信息 |
标题 | 蒙饲燕1号、2号燕麦饲草新品种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应用推广 | 单位 | 内蒙古农业大学 |
电话 | 张俊 0471-3974332 | 行业类别 | 农业 |
二、内容信息 | |||
成果获奖情况 申请人主要育成“蒙饲燕1号”(内蒙古自治区草品种审定委员会,N074)和“蒙饲燕2号”(内蒙古自治区草品种审定委员会,N075)两个燕麦品种,参加育成了郑氏燕麦1号(蒙认麦2011006)、郑氏燕麦2号(蒙认麦2011007)、内农大莜1号(蒙认燕2002003)、内农大莜2号(蒙认燕2002004)、油用亚麻品种“内亚七号”(蒙认麻2008002)等5个牧草及作物品种;获得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首届内蒙古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铜奖、呼和浩特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先后主持内蒙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多项国家、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技术成熟情况 (包括鉴定、知识产权专利、获奖等情况) 燕麦刈青饲草被世界各国公认为是反刍动物的顶级饲草,既可做青干草,又可青贮,均具有典型的甜香口味,可提高动物的采食量,具有良好的适口性;同时因具有高消化率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CDF),可有效促进瘤胃蠕动、消除胀气,提高饲料的利用率,是现代养殖业不可替代的饲草。 我国现代化农牧业的转型促进了养殖业和饲草业的快速发展,尤其自“三氯氰胺”事件之后,优质饲草是优质肉、奶产品的基础,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和重视,燕麦青干草的重要性被认可,近十年燕麦青干草的需要量逐年增加,由于国内近几年大力发展燕麦饲草,进口燕麦干草已从开始占市场主体到目前的补充市场作用。至2018年,全国年种植燕麦饲草300万亩,年产干草120万吨,但存在严重的产量低、质量差的情况,平均价格只有进口青干草的1/2至2/3,燕麦草业的发展,依旧是乳业、肉业的发展制约因素。燕麦饲草尤以我区发展最快,仅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就达到年播种面积60万亩(2016年统计),同样在乌兰察布市、锡林郭勒盟燕麦饲草种植面积也在不断扩大。但是由于我国刈青燕麦饲草发展起步晚,自主培育品种少,栽培技术落后,单位面积产草量低,品质差,影响了燕麦饲草的发展,限制了我区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为此,在我区畜牧业和饲草业的发展转型之际,我们培育出自主知识产权的“蒙饲燕1号”(N074)和“蒙饲燕2号”(N075)刈青专用燕麦新品种,这两个品种具有抗逆性强,喜冷凉,耐低温,产草量高,品质好等特性,于2017年2月通过内蒙古自治区草品种审定委员会认证,同时获得两项科技成果证书(9152018Y0103和9152018Y0104)。由于两个品种生育期差异较大,正好适于在 不同积温的地区种植生产,针对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类型差异,经过5年(2013-2017年)、6个盟市(呼伦贝尔市、兴安盟、赤峰市、乌兰察布市、呼和浩特市、通辽市),包括了武川县、阿鲁科尔沁旗、喀喇沁旗、呼伦贝尔生态研究院、卓资山县等18个县市的生产试验,总结出了两个品种的配套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该技术易于掌握、便于实施,适于大型饲草公司生产,也适于小型家庭牧场,均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同时该技术分别获得2016年呼和浩特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2017年首届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铜奖。在2018和2019年进行推广,种植面积累计达到1.1万亩,辐射区域达到4万亩。 项目简介 本项目响应我国种质创新和生产应用的要求和目标,拟在乌兰察布市推广我区自主知识产权的燕麦新品种“蒙饲燕1号”和“蒙饲燕2号”,开展以种子生产、配套高产栽培和饲草加工为一体的产业化推广,形成品种与栽培技术、种植与加工技术的双配套的推广技术,推动我国北方草种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提高畜牧业整体水平。其中,“蒙饲燕1号”适于在无霜期为100-130天的地区进行一茬燕麦饲草生产,降雨350mm左右可旱作栽培,典型适应区域有乌兰察布市的卓资山县、旗下营乡、凉城县,呼和浩特市的武川县,呼伦贝尔市的部分地区;“蒙饲燕2号”适于无霜期大于140天以上的地区进行两茬种植生产燕麦饲草,需要有灌溉,其典型适应区域有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喀喇沁旗,呼和浩特市的和林县,包头市的达茂旗、乌兰察布市的卓资山县的部分地区;这两个品种在区内类似生态区域均具适应性。在2018-2019年进行的蒙饲燕1号、2号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推广中,推广面积累计达到1.1万亩,辐射区域达到4万亩,涉及到6个盟市18个旗县的试验地点,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项目的实施必将加快乌兰察布市草种产业化的步伐,实现节本增效的可持续发展的前景。 市场前景与经济效益分析 饲用牧草优良品种在建立饲料地,发展草地畜牧业及保护和改良天然草地、防治草原退化沙化,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和城乡美化绿化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品种干草产量超过当地推广品种10%以上,对提高农牧民生产效益是有益的贡献,因此是稳定可靠、效益显著的增产技术措施;同时,优良牧草品种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解决畜禽饲料在初冬早春季节供应紧张的问题,能够节省精饲料的使用,在降低饲喂成本的同时提高畜禽的繁殖能力,提高养殖经济效益,进而实现节本增效的目标。本项目使用的栽培及推广技术所生产的燕麦青干草,色泽青绿、气味清香、品质上乘,饲喂牛、羊,其采食率均达到100%。前期推广实验中与其他国产燕麦品种相比,该技术具有较高优势,其中在凉城县六苏木镇官牛犋村2019年6月15日种植,8月26日收割,晾晒七天后开始打捆销售,9月7日骏羊公司按运到牧场每公斤1.7元收购。“蒙饲燕1号”一茬亩产干草640公斤,亩收入1088元,纯收入738元;“蒙饲燕2号”亩产干草510公斤,一茬亩毛收入867元,纯收入517元。比较同时播种的其他国产燕麦品种(亩产439公斤,亩毛收入746元,亩 纯收入396元),一茬草纯收入分别提高了342元和121元。“蒙饲燕2号”刈青生育期短,仅有65天左右,适于无霜期大于130天的区域进行两茬种植,亩纯收入达到1034元。因此,本项目的实施将对乌兰察布市级周边区域的生态建设和畜牧业发展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将为提高该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农牧民收入、提高农牧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良好的模式带动作用。 图1.燕麦“蒙饲燕1号”和“蒙饲燕2号”品种证书 图2.燕麦“蒙饲燕1号”和“蒙饲燕2号”品种成果登记证书 图3.燕麦“蒙饲燕1号”和“蒙饲燕2号”栽培推广技术获奖证书 |
|||
三、附件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