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信息 |
标题 | 人体健康信息无线监测系统技术产业化 | 单位 | 中科院理化所 |
电话 | 包头市科技局科技合作处5618486 | 行业类别 | 生物医药 |
二、内容信息 | |||
一、项目背景 本项目是中科院理化所研发的新型科技项目。项目组首次提出“基于蓝牙及手机平台的普适性体温无线监测及报警技术”以及“基于手机的人体心电信号无线检测技术”,获得多项专利授权,并已成功研制出多个样机装置。目前已获得基于手机的人体生理信息及人体步态信息采集等多个专利,样机研制方面已成功研制出“基于蓝牙及手机平台的普适性体温无线监测及报警装置”以及“基于手机的人体心电信号无线检测装置”。 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人类健康的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全世界每年有超过1700万人死于心脏病。病程迁延不愈的慢性疾病是目前造成人类死亡的头号杀手,慢性疾病的预防知识知晓率低、患者服药率低并且病情控制率低,它给全球医疗健康产业带来的压力与日俱增。慢性疾病潜在影响着病患的身体、心理及社会行为,患病个体需要长期的指导、观察和照顾,但由于当前紧张的医疗资源,这样持续的医疗照顾通过传统的医疗模式往往难以实现,因而病人常常需要执行自我照顾。此种境况下,手机作为普及面最广的消费电子产品之一,在此难题的解决上逐步体现出独特价值而可能被委以重任。除了执行最基本的通讯功能之外,手机还可为人们的日常活动提供多方位的支持和服务,此方面,手机保健服务的角色和功能正不断被挖掘出来,用以提升慢性疾病的诊疗效果。在不远的将来,手机在医疗保健行业的应用不仅仅局限于传感器与通讯技术的结合,基于手机的医疗通讯、检测、监测、化验、影像等技术已展示出一个极具发展前景的泛在的新兴生物医学工程领域。 目前临床上筛查各种心脏疾病的最主要手段就是心电图检测。常规心电图常采用标准12导联,不易捕捉一过性失常;动态心电图(Holter)系统则成本昂贵,不便推广应用。因此,寻求一种低成本连续心电监测技术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项目成功研制出基于手机的心电无线实时监护软硬件系统,引申出广阔的普适医疗前景,该系统代表着未来低成本医疗的一种重大发展方向,体现了个人健康信息管理的先进理念。 二、技术简介 项目技术团队致力于本项目相关研究始于2004年,已针对基于手机的人体生理信息采集及人体血液流动参数检测技术等申请了多项专利,在相应技术上拥有系列自主知识产权,相应成果今后的发展空间十分广阔。在基于手机平台的健康信息检测样机技术方面,项目团队已成功研制出“基于蓝牙及手机平台的普适性体温无线监测及报警装置”以及“基于手机的人体心电信号无线检测装置”。另外,还同时开发出“血液流动参数的手机监测技术”、“基于手机的睡眠监测技术”、“基于蓝牙及手机平台的步态无线监测”等多项核心技术。上述手机医疗技术的产业化,不仅可为疾病大规模筛查、生理参数长期监测和海量健康信息管理提供低成本且高效的解决方案,还有望为各种常见疾病的低成本治疗做出重大贡献。 三、市场简介 本项目研制开发的基于“人体健康信息无线监测系统技术”主要面向中老年人群及卫生医疗机构,是医疗咨询、家庭服务、医疗解决方案等多功能的一体化物联网体系。具有应用范围广、专业、人性化、操作简捷一系列特点,可实现子女对父母健康状况的准确把握、使用人群健康变化的安全保障、医疗机构多人多病房一体化监测等功能,是医疗物联网的主要发展方向。 人体健康监测终端设备,可用于人体温度、心电、胎心、睡眠、血压、血氧等多个重要生理参数的长期监测和记录,具有硬件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便于携带等特点。特别是,系统运行稳定,可以很好的通过手机实现实时监测并及时报警,可以连续长时间的采集信息(可连续采集记录60天的信息);是对医院临床和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中老年人及妇女儿童的健康信息的及时捕捉、记录储存具有十分现实的作用。在普通家庭、社区保健及医疗系统应用场合中具有很强的普适性,在应用中易于推广,只需在现有的手机上和医疗平台上安装软件即可,市场价值巨大,其国内市场容量就不低于100亿。 四、知识产权 已申请专利保护 五、合作方式 合作开发、技术转让、专利(实施)许可等。 |
|||
三、附件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