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
自动云观察系统
项目所属单位: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项目现状:
小试进入中试——国家气象局探测中心现场考核
项目基本信息
联系人姓名:
周勇
联系电话:
62579894
邮箱:
Zhouy_work@126.com
所属行业基本信息
项目所处行业现状、规模、行业未来3年左右的增长潜力和预计增长速度:
自动云观察系统系为国家气象局研制开发的专用设备,目前天空云量云状观测是气象观测的基本业务,业务完成依靠气象局全国2000(1级)——15000(2级)个观测站专职观测员人定时(1小时或3小时间隔)人工完成,存在人为不确定因素。自动云观察系统采用采集180度天空实时图片(视频拍摄),包括可见光(白天观测)及红外(夜间观测)两组单元,通过图像处理、采用模式识别,用核心算法完成云观测业务,可以实现分钟级云量观测及全时(白天及夜晚),并且可以保留实时的云量图片。
目前项目研制已完成,正在参加国家气象局探测中心组织的设备考核(考核期3个月,两个考核点,杭州及丽江气象观察站)。
气象局规划会在考核完成后,形成产品规范,逐步替代目前的人工观察;预计未来3年会首先在2000个1级观察站推广应用,单台设备售价会在15-20万之间,预计逐步会形成年3000-5000万市场应用。
核心技术
项目核心技术概述:
自动云观测系统采用专用图像采集、图像处理及核心模式识别算法替代观测员人工观测,中科院自动化所在图像处理及模式识别有雄厚基础,我们采集分析了海量天空图片,综合形成了独创性的核心算法,在我们目前的系统上得到实际验证。
项目技术的独创性、先进性及创新点:
核心算法是我们在分析海量数据后独创提出并得到实验验证,其技术先进性可以得到国内国际领先。系统创新点在于用图像分析处理的方法科学的代替人工观测,实现观测的科学严谨及规范。
知识产权
已获得知识产权情况,包括已获得的数量、名称、类型等:
该成果已经申请并被受理2项发明专利
未申报的知识产权,即该项技术未来可能获得的知识产权情况,包括类型、数量等:
1. 天空云量处理寄出算法——核心算法,拟报发明专利
2. 天空视频拍摄太阳干扰处理方方法——核心技术,拟报发明专利
3. 云量观测软件系统——应用软件,拟申请软件著作权
三年内研究开发内容计划
未来2-3年内项目技术研究开发要做的工作及预期达到的效果:
1. 进一步跟踪气象行业应用,通过本次考核,跟踪并积极参与气象局探测中心关于自动云观察系统行业规范的制定工作,深入行业应用。
2. 进一步完善产品,满足气象等行业的需求,形成规范产品。
3. 通过2-3年的努力,使自动云观察系统进入气象行业的实际业务应用,进而实现项目产品的市场化。
团队介绍
项目团队人数及核心技术人员简介:
肖伯华 博士, 中科院自动化所研究员,20多年从事模式识别、图像处理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工作,是自动云观察系统核心算法及软件系统的负责人。
张少夫, 高级工程师,总工,20多年智能仪器及工业控制系统产品开发及项目实施经验,是自动云观察系统硬件系统及项目产品化的负责人。
陈建学,工程师,开发人员,10多年计算机硬件开发经验。
陈绍岩,高工,1993年中科院自动化所研究生毕业,20年软件及网络技术从业经验,软件及网络应用部负责人,参与自动云观察系统的软件开发。
基本财务状况
过去2年项目研究开发经费投入情况:
自动云观测系统近两年研究开发累计投入80万左右,进一步跟踪气象考核预计仍需直接投入研发经费150-200万。
未来3年项目研发生产投入情况及收入、净利润等主要科目的财务预测:
第一年: 投入研发150万,形成小批量产品;销售预计可达300-500万;
第二年:投入研发50万,产品化投入400-500;销售预计可达1000-2000万
第三年:投入研发50万,产品化投入600-800;销售预计可达1500-2500万
项目规划
项目所需投资额、融资用途,估值情况及其他投资条款要求:
项目已投入80万,预计产品进入市场仍需投入200万左右,生产及市场推广预计需要投入500万;整体投入需要500-600万;项目估值可达1500-20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