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信息 |
标题 | 视频云产业基地项目简介 | 单位 | 清华大学信息技术研究院 |
电话 | 13601299902 | 行业类别 | 信息技术 |
二、内容信息 | |||
视频云产业基地项目简介
一、 背景及概述 2009年7月22日国务院公布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指出“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新形势下,在重视发展公益性文化的同时,加快振兴文化产业,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规划》中还特别指出“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加强对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布局的统筹规划,坚持标准、突出特色、提高水平,促进各种资源合理配置和产业分工。对符合规划的产业园区和基地,在基础设施建设、土地使用、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建设若干辐射全国的区域文化产品物流中心,建设一批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演艺娱乐和游戏等产业示范基地,支持和加快发展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群。” 随着互联网技术、内容管理技术的快速发展,电视传媒行业产生了深刻的变革。制播分离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越来越多的电视节目内容制作可以从原来电视台内分离出来,媒体制作从也呈现了原来的全国媒体中心北京、上海等城市向其他城市转移的趋势。另外,多种新媒体形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手机电视、地面移动电视、网络电视、卫星电视、网游、3G等多种新媒体形式需要大量的不同题材、不同格式、不同风格的媒体内容,媒体内容的制作需要有了飞速的增长。 广播电视是海量数字媒体内容的典型代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各级广播电视台积累了大量丰富的节目内容。到2007年底,我国共播出2477套广播节目、3188套电视节目,广播年播出时间1157万小时,电视年播出时间1492万小时,广播节目年制作量656.52万小时,电视节目年制作量263.06万小时。作为我国广播电视龙头的中央电视台经过40年的发展,积累了70余万小时的广播电视节目;上海文广集团也积累了十多万小时的节目。全国广播电视网络经过多年发展也形成了卫星、有线、地面无线多种类型、覆盖全国31个省份的传输网。 近年来,各级广播电视台在数字化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在电台、电视台内采、编、播等内部生产播出工艺流程方面基本实现了数字化。在此基础上,各主要广播电视机构开始建立不同规模的数字媒体资源中心,如中央电视台于2003年建设了我国最大、最先进的数字音像资料馆,目前已入库40余万小时数字视、音频内容。大量面向公共服务的数字媒体制作机构也建立了数字内容库。在网络数字化方面,有线数字电视正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地区蓬勃开展,数字卫星广播、数字地面广播等新业务也方兴未艾。科技部和广电总局也正在合作建立NGB(中国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并在上海首先开始试点。NGB是以有线电视数字化和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的成果为基础,以自主创新的“高性能宽带信息网”核心技术为支撑,构建的适合我国国情的、“三网融合”的、有线无线相结合的、全程全网的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NGB的核心传输带宽将超过每秒1千千兆比特、保证每户接入带宽超过每秒40兆比特,可以提供高清晰度电视、数字视音频节目、高速数据接入和话音等“三网融合”的“一站式”服务。 近年来,我国电话用户和互联网用户发展迅猛,截至2008年底,我国互联网上网人数2.53亿人,固定电话用户突破10亿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6.5亿户。我国互联网用户有超过1.6亿在线视频用户,视频上传和视频观看均排名全球第一,65.9%通过视频网站观看视频,63.7%通过朋友介绍,56.3%通过搜索引擎,42.5%通过其他网站的链接来观看;全国移动电话用户6.5亿户,其中利用手机上网用户1.17亿户,随着3G时代的到来,手机视频已经越来越受到手机用户的青睐。中国3G已全面展开商业营运,目前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家运营商已经取得3G牌照,目前全国3G用户已经超过500万户,未来的4年内,中国3G用户将会快速成长,到2013年很可能达到移动用户总量的24%。 但是,限于技术体系的不同与我国内容行业的特殊性,这些内容资源目前还仅仅是一个个的信息孤岛,大量视、音频内容的交互与交易仍在沿用传统的磁带递送方式,距离具有高度通用性、可服务于全社会、易接入、可靠、可监管的内容交换交易的文化产业目标还相距甚远。 媒体内容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不同于普通商品,在生产、流通、交易等各个环节有着显著的不同;对媒体内容的支撑与运营管理也绝不等同于常规的电子商务;在我国特殊的政治、文化背景下,媒体内容承载着更多的社会责任和先进文化传播的义务;研究及建设构建一个能适应这些需求的服务支撑与运营管理系统将是本项目的重要内容。 目前,国内外对数字媒体内容尤其是新媒体内容产业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及探索工作,但尚未形成统一可执行的标准规范和技术体系。本项目将重点探索研究及建设在现有的技术基础和相关项目研究及建设的基础上,如何建立起一个可有效服务于内容制造商、内容提供商、内容运营商、终端用户等环节的海量视频云产业基地,并结合示范工程研究及建设新媒体内容管理、交易和分发中的数字版权管理技术应用体系,同时考虑端到端的内容安全问题,并满足监管的需要。这项研究及建设工作将对促进我国新媒体相关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而且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产业基地在组织实施上将有效利用中央电视台经过多年积累所形成的强大媒体内容资源优势和清华大学在信息技术/媒体信号处理技术/网络技术/云计算的技术优势,紧密结合当前数字新媒体应用部门的实际需求,充分发挥参与成员在视、音频媒体内容生产、存储、传播、分发、交换等方面的丰富经验及技术积累,同时广泛联合行业内外广播电视台、网及科研院校,产、学、研相互配合,协同合作。本产业分两期进行实施,期限为4年。产业基地预计需要投入经费总额5亿元人民币。 二、 建设内容 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如下: 规划和建设产业园区占地300亩( 20万平方米); · 建设海量视频云存储中心 · 节目资源交易中心 · 数字高清制作中心 · 新媒体内容制作中心 · 动漫产业中心 · 网络游戏研发中心 · 新媒体教育培训中心 项目分两期实施: 1)第一期建设时间为2年,预计占地150亩(10万平方米)。园区初步建成为视频云存储中心 、数字高清制作中心、新媒体内容制作中心、网络游戏研发中心。 2)第二期建设时间为2年,预计占地150亩(10万平方米)。进一步扩建一期项目并使其规模化,同时建成节目资源交易中心 、动漫产业中心、新媒体教育培训中心等。进驻上下游企业达到30家。发展成全国性的海量视频云产业基地。 项目建设资金约 5 亿元人民币,研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量视频云存储、数字媒体内容及安全管理、 高清节目制作、新媒体内容制作、新媒体内容管理交易分发、动漫产业和网络游戏内容制作等软硬件产品30种(类),建成集影视文化创意、节目制作发布、节目管理交易分发、网络/电视新技术研制为一体的,面向国际国内市场的大型海量视频云产业基地。 三、 建设意义 海量视频云产业基地的建立是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文化产业振兴”政策,造福社会、服务人民的一项举措,其必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 社会效益 1)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 新媒体产业是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新机遇,是克服自然资源、环境容量不足的主要切入点,也是优化人才结构的新举措,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 以自主创新、高科技研发为重点的海量视频云产业基地,将优化行业资源,整合新媒体节目内容制作、高清节目源的编制、动漫和网络游戏等增值业务开发的一条龙服务,能够带动基地所在地顺利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促进城市在转型中获得更大的发展。 2)形成产业集聚效益: 海量视频云产业基地的建立将促进传统的广播电视与网络、手机、IPTV、互联网电视等各种新媒体的密切互动,促进双方的资源整合、产业共融,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的管理运营模式,从而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3)拉动周边经济发展: 新媒体基地的建立将吸引大量高学历、高收入的高级人才汇集,高收入者也是高消费群,将直接引领当地消费新潮流,拉动当地消费市场,带动房产、汽车、酒店、餐饮及其他服务业的消费增长。 同时,海量视频云产业基地的规模、集聚效应必将拉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在人才、教育、养老保险、税收、环境建设等多方面积极地促进当地社会发展。 4)丰富百姓文化生活: 海量视频云产业基地制作出来的高品质、高水准的影视作品,不仅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而且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起到了“扩内需”的作用。 五、 经济效益 海量视频云产业基地的建立和发展将实现以下经济效益: 1)增加地方财政税收: 海量视频云产业基地的规模和集聚效应将吸引大批优秀的新媒体行业相关企业及各种配套服务型企业入驻,可以有效增加地方财政税收,同时确保地方经济增长速度,达到“保增长”目标。 按照规划目标,按照入驻企业的营业收入上交的税收,加上园区建筑大楼出租所交纳的城市管理费以及房屋出租费,预计每年可以增加到约4000万的地方税收。 2)促进就业、惠及民生: 海量视频云产业基地的建设和运作将提供大量工作岗位,增加劳动力就业,扩大当地就业率,同时基地里面建立的新媒体行业培训也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加职业竞争力,起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惠民生”好处。 根据该项目的拟建规模,海量视频云产业基地将引进30户公司,入住约5000人。 六、 提升城市形象 1)成为城市新名片 海量视频云产业基地的建设将会使得城市空间显著拓展,大大增强城市的功能和承载能力,明显提升整个城市的现代感、城市品位和综合竞争力,提升城市在国内和国际上的影响力,“新媒体产业之乡”也必将成为城市树立良好对外形象的一张新名片。 2)美化城市环境、拉动旅游经济 海量视频云产业基地将在国家政策扶持、当地政府支持、资金充足的条件下筹建,将采取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开发建设遵守“节能,绿色、环保、合理利用”的原则,海量视频云产业基地完善的功能,优良的生态必将成为城市里的一片亮丽风景。 另外,高清大型演播室、动漫、游戏走廊等项目的兴建也将会成为当地的旅游资源,拉动当地的旅游经济。 3)高端人才聚集、提升城市文化地位 海量视频云产业基地将通过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建设和示范应用的开展,锻炼和培养一批新媒体产业的人才队伍,这支人才队伍的形成,将是我国在新媒体领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人才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大大提高城市的文化产业影响力。同时,高端人才的聚集,也将有利影响城市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城市居民的整体文化素质。 七、 承担单位概况 1)清华大学信息技术研究院 本项目将依托清华大学信息技术研究院开展项目的组织与实施工作。清华大学信息技术研究院是清华大学信息学科群的技术创新基地,人才引进的渠道和产业发展的源头。作为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和清华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筹)的重要组成部分,由3个国家及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企业信息化应用支撑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计算机网络技术工程研究中心)、7个技术研究中心以及10个与海内外企业合作成立的联合研发机构组成。 2)中央电视台 中国中央电视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电视台,1958年5月1日试播,9月2日正式播出。初名北京电视台,1978年5月1日更名为中央电视台,英文简称CCTV。中央电视台的直属单位包括: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1983年10月18日成立,国家级电视制作专业机构;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中央电视台新影制作中心),拍摄制作纪录影片,并为台承担节目制作;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中央电视台科影制作中心),拍摄科教影片,并承担台节目制作,生产动画片;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1984年成立,为中央电视台全资公司,业务包括影视制作、节目销售、广告营销、旅游开发、市场调查、实业开发等;中央卫星电视传播中心,1995年成立,负责卫星加扰电视的运营。 八、 结论 海量视频云产业基地项目,是制播分离后数字媒体产业和新媒体产业的迫切需求,有利于振兴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扩大内需,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九、 项目联系人:赵黎 zhaoli@tsinghua.edu.cn 13601299902 |
|||
三、附件下载 | |||